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经方效果不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药经方效果不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南朝医学家谁将甘草为国老?
  2. 倪海厦在《伤寒论》中经方的剂量解释为什么和内地经方家的不一样?
  3. 经方爱好者能不能分享一下自己纯经方自我治疗新冠的过程?

南朝医学家谁将甘草为国老?

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

中药经方效果不好,经方药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陶弘景是上清派的重要承传人。他游历山水,搜访道经,在茅山正式为上清道士期间,为了弘扬上清经法,撰作了大量的道书,特别是撰写了带有教派史性质的《真诰》。

该书对上清经的传授历史作了系统的叙述,对上清经的来源、出世作了种种神化的描写。由于陶弘景在茅山期间主要传授上清经法,并对上清经法的弘扬作了不少工作,加上他本人的名气很大,甚至在朝野中有很多信仰者,所以从他开始,茅山实际上成了上清派的中心。

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为国老。

中药经方效果不好,经方药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也。”

  “国老”,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倪海厦在《伤寒论》中经方的剂量解释为什么和内地经方家的不一样?

中医经方有一个组方原则,大家必须知道,这个组方形式分为: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复方、偶方、奇方七种。所谓大方,是指药味多药量大的处方,它适用于病情严重的疾病。小方是指药味少,药量亦少的处方,它适用于病势较轻的疾病。缓方是指药力作用较迟缓的处方,它适用于慢性病的治疗。急方是指药力作用强猛的处方,它适用于急***的治疗。复方是指由两个以上的经方组合起来的处方,它适应于病因较为复杂之病的治疗。偶方是指君药二味,臣药四味,或君二臣六的处方,它适用于旧病未愈又发新病的患者。奇方是指应用于病因单纯的疾病处方。中医的立方原则,是根据不同病因形式和情况,进行拟定的。如: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不以奇,下不以偶,补上治上宜缓,补下治下宜急等。此外,用药剂量大小的问题,除了医家按自己治病分寸来定以外,尚有受药性之区别,和存在药材质量等问题的干扰。

中药经方效果不好,经方药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药的精髓就是在配伍和剂量上,这个无法固定。相当于我们的汉字,中心思想已定,即使千篇万篇作文,也找不出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文。

这就是我们祖先的智慧,华夏文化的智慧。

派系不一样。

这就相当于,同样是西医。德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对同样的病,有不同理解一个意思。

你看到的还只是一两种。

看看同一种病,蒙医,藏医,苗医,白族,壮族,满族,以及东北,华北,西北,东南,西南,华南,华中,等等,都会有不同间接。

中医是一种统称,就和西医一样。在小面还有不知道多少分枝不同理论。

倪海厦是美国中医,他的***语音材料是在台湾讲课的时候有人偷偷录制,所以他用的单位并不能全部适用大陆,特别是他谈到古制的时候常常缺乏严谨的论证,使用单位常常会搞错,特别是中医,即使大陆用钱和两的时候也是十六进制而不是十进制,所以就会有很大的出入。

法律上的中医现在基本使用了克,十进制,在换算上比两和钱方便了很多。

经方爱好者能不能分享一下自己纯经方自我治疗***的过程?

我接触阳性感染者后,开始流清鼻涕,随后头痛,全身肌肉跳动,体温37,7度,咽喉干疼,脉浮数,微汗。意识到是桂枝汤证。随即熬了桂枝汤,加量。今天第三天,症状基本减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药经方效果不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经方效果不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