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先下和后下效果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药先下和后下效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为什么古代中医治病先用针灸后用中药?针药并用作用有多大?

什么古代中医治病先用针灸后用中药?针药并用作用有多大?

古代没有中医只有巫医,近代只有江湖郎中,中医之称不过185年。从严谨的科学角度分析,针灸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暂时性的缓解作用,根本达不到医学的治疗效果。中药至今没有一个得以有效性认证,缺乏完整的检测检验及临床试验数据,毒副作用暂不提,剩下的只有安慰剂作用和有效性的区分,但千古至今这个区分无法完成,从检测检验结果分析,中药不具备有效性,所以没有一个中药能通过FDA的药品检测认证(国内的临床试验)由此断定中药发挥的作用应该是安慰剂作用,安慰剂作用虽然能促使疾病的早日愈合,但安慰剂作用并非医学所言的针对有效性。中医院对住院病人及留观患者,-律***用西药先期治疗,为什么?只有一点,中药无有效实证。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确:针灸和中药各自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在传统中医的论说中,针灸属于中医的“外治法”,即通过******人体循行于体表的经络上的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理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人体经络是循行于体表,内络于脏腑,沟通表里内外的一个网络系统,人体经络中,纵行者为经,横行者为络,大的叫经脉,小的支干从大到小分别叫络脉和孙脉。《黄帝内经》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可见,经络(经脉)的力量之大。

中药先下和后下效果,中药先下和后下效果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对于针灸的“外治法”,中药属于传统中医的“内治法”,中药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人体脏腑功能来调理阴阳,扶下祛邪的。中医认为,人体之所以得病,是因为 体内出现损伤人体正气的“偏气”,正气是人体治病的力量,而“偏气”却是人体“致病”的因素,而来自于大自然的成百上千种中药因所生之地,所生之时,所秉之性不同具有了不同的“偏性”,这种“偏性”也可以说是一种“毒性”(古人有“攻病以毒药”的说法),恰恰是纠正人体的“偏气”的力量,如大“热”的附子可以人体的过于“寒”的偏气,大“寒”的黄连可以纠正人体过于“热”的偏气。通过这种相反相成,以偏纠偏的机制,帮助人体恢复正常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针药并用,其实是古代医学常用的治疗方法,早在东汉末年出现的的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就有记载,如《伤寒论》第24条里就说:“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讲的是病邪客在肌肉这一层,喝药后不但病情未愈,反烦不解,说明药力受阻,需要先刺脖子后的风池、风府两个穴位,通过针灸开其闭塞,然后再服桂枝汤病就好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医的针和药各有妙用,针灸重在通过***经络恢复人体阴阳平衡,中药重在调理脏腑功能恢复人体阴阳平衡。一般而言,人体疾病如果重点在体表层面,就以针灸为先,汤药善后;人体疾病如果主要是在于体内的脏腑机能失调,则主要以汤药为主。如果患者的疾病同时涉及到脏腑和经络,就可以针药并用。针药并用,相当于“内外夹击”,形成“合围”之势,扶助正气、驱除病邪的力度自然比单用针或药的力量要大。如对耳聋耳鸣的治疗,男性勃 起功能障碍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治疗等,***用针药并用比单纯运用针或药效果要快捷的多。

中药先下和后下效果,中药先下和后下效果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药先下和后下效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先下和后下效果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中药先下和后下效果,中药先下和后下效果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