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治疗温病效果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药治疗温病效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肺炎1号”已在临床取得很好效果,你怎么看?
  2. 为何市面上的感冒中成药大多数都是寒凉的,而缺少温热药呢?

治疗***肺炎的中药“肺炎1号”已在临床取得很好效果,你怎么看?

1、肺炎1号方又叫“透解祛瘟颗粒”,该制剂属于医院制剂,根据医院制剂管理规定,只能在自己医院使用,省内其他医院可调剂使用。不能在省间调剂使用。已向湖北省赠送2万包。

2、广东省是中医药强省,对中医药研发很重视,广州第八人民医院又是华南最大的传染病医院,在本次疫情中承担着定点收治***病人的重任。该方的出现是意料之中的事。

中药治疗温病效果,中药治疗温病效果好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对于94.21%的解读,是指总的有效率,数据是治疗121例,服药6天后,84%的病人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症状消失,咽痛乏力改善,74%患者胸部CT好转。另外,治疗上也并不是单独用肺炎1号方,而是中西医结合。

中医学对于瘟疫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中医古籍关于瘟疫的发生、发展阶段,预后都有不同治疗方法,并且已经历了历史上的重大疫情的检验,因此肺炎l号临床取得很好效果并不意外。

记得有一首歌唱道“已扎根千年的汉方,有别人不知道的力量”。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肺炎一号方,源自于柴胡陷胸汤和达原饮。

中药治疗温病效果,中药治疗温病效果好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虽说柴胡陷胸汤并非直接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但也是后人在《伤寒论》柴胡汤和陷胸汤的基础上,加以化裁而组成的新方,是《伤寒论》结合时代特点、病情变化的结晶。而达原饮,则是明代著名温病学家吴又可的方子,出自《瘟疫论》。吴又可,可谓是传染病学家的开山鼻祖,他所创立的“戾气”学说,奠定了传染性疾病的理论基础。戾气,即现代医学所说的致病微生物。

病毒感染,其实现代医学没有多少特效药,除了广谱抗***药以外,就是生命支持治疗为主了,当然,生命支持治疗确实很重要。

但是,中医中药在传染性疾病,特别是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中,确实能发挥很大的作用,祖国医学不去研究什么***、细菌,而是根据病人的症状、时令、地域、流行趋势等因素,制定治则治法,进而处方用药,目前来看,收效不错。

中药治疗温病效果,中药治疗温病效果好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传染性疾病,其实有祖国医学很大的发挥空间,这也是《新型冠状***感染的肺炎的诊疗方案》中多次提到中医学治疗内容的原因之一!


关注重症行者-阿锋,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为何市面上的感冒中成药大多数都是寒凉的,而缺少温热药呢?

因为治感冒的温热药很难做成成药,而且做成成药的温热解表药如果使用不当,会有不好的表现,而寒凉的感冒药如果使用不当,也可以让发热的症状消失,就像西药一样,只是时间长短而已,这点西医认为是个体差异,中医则认为这是治错了,感冒并没有好,只是转里面,表证消失而已

应该感谢您提出这么好的问题,不药不药博士很愿意回答。

从中医与中药的角度来讲,其实寒凉药与温热药数量差不多。中医讲究平衡,而大自然也是一个平衡体,用来做药的动植物、矿物等的偏性也是平衡的,我们老祖先就是利用了他们的偏性来治病

所以寒凉药与温热药数量是差不多的。就中成药而言,确实可能存在温热药多于寒凉药的情况。

就感冒而言,我们日常生活中,风热感冒确实多于风寒感冒。这是因为风寒感冒入里化热是非常常见的。刚开始风寒,很快(差不多一两天),就会出现咳嗽有痰,嗓子疼等情况。而风热感冒则是直接出现上述症状。现实情况多为身体不舒服,口干,嗓子疼等外寒内热的证型。

有的朋友会以发热和咳嗽来进行区分,其实是不对的。比如最近的流感,基本都伴有高烧发热的症状,流感虽然在中医上属于温病的范畴,但不能归为风寒,也不能归为风热。如果用中药治疗流感,多数也会使用一些大苦大寒的中药。

大家一般会通过痰和鼻涕的颜色来进行感冒的区分,这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区分,是下面这个

风热感冒,多伴有咽喉痛,嗓子疼,有咽干的情况,有上述情况,几乎可以判断为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多伴有身体酸疼,头疼,出现这个症状则风寒居多。

如果没有痰和鼻涕时,一般都是风寒感冒的居多。

谢谢邀请!这实际上牵涉到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近代中医的传承和流派,第二,民众对发热的认识和药商的推波助澜,第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

熟悉中国医学史的同志们都知道,在清朝时期,以叶天士,薛雪,吴塘,王孟英为代表的一批名医在江浙一带崛起,形成了著名的温病流派。温病流派典型的特色就是擅用清热透邪养阴,擅长用寒凉药。近代温病大家丁甘仁先生在上海创办了第一所中医专门学校,解放后建立的多所中医学院都有丁甘仁门人***的身影,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以及首批30名国医***有很多是丁甘仁***或者祖籍江浙。因此,在现代中医院校教育中,温病学派的传播占据了主流地位。

热者寒之,因此在对发热疾病的认识上民众容易想当然的认为治疗热病就要用寒药,毕竟炎字上面两把火嘛!基于这样的语言环境,药商们也乐意推波助澜,毕竟向民众解释炎字上面两把火比向民众解释发热了为什么要用热药容易的多,这样宣传的结果是民众更加相信发热了就要用寒凉药,具体是不是这回事,民众没有这个能力去理,也懒得去理。

具体到治疗发热的中成药,寒凉的中成药不少,实际上寒温并用的中成药也不少。单纯的辛温解表的中成药真的不多见。笔者去年深秋有一次淋雨后感冒,去药店买药,在感冒药专柜转了整整一圈,才在角落找到了唯一的一种风寒感冒颗粒。

实际上现在由于空调的广泛使用,即使是在南方地区或者夏天,感受风寒或者寒热夹杂的都不少,去年一年我在急诊使用温热的麻黄都有超过20公斤。相信随着中医药法的落地,政策的鼓励加上民众科普的提高,以后辛温解表类的中成药会越来越多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药治疗温病效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治疗温病效果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