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杜松别名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药杜松别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松树枯叶病怎么治疗?

松树枯叶病怎么治疗

发病原因:松树落叶病的病原为松散斑菌、日本落叶松球腔菌。

症状针叶病初生淡绿色斑,很快呈现为鲜***斑点,再发展成段斑。斑间生成淡黑褐色横线,使松针变黄脱落。

中药杜松别名,中药杜松别名叫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发生规律:病菌通常侵害2年生针叶,每年发生1次。即病菌在脱落至地面的病针里过冬,6月-7月出现症状。4月-5月湿度大时,适于孢子散发和萌生,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过于干旱缺水时,林木抗病力降低,很容易染病;当年移栽的弱势植株,也容易染病;同一林地杂草丛生的地方病重,多形成发病中心(或中心病株),病菌易向周围植株蔓延。

防治方法:清理枯枝落叶,对枯死树木立马清理;定期喷淋戊唑多菌灵、吡唑醚菌酯进行预防,易发病期半个月用药一次。

松树枯梢病

中药杜松别名,中药杜松别名叫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症状:由于松枯梢病发病因素复杂,所以表现症状多样化。根据国内外有关松枯梢病的报道,其发病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顶芽枯死型②枯针型③枯梢型④丛枝型⑤枯萎型(干枯型)。

发生规律:病菌孢子可在针叶表面萌发,从气孔侵入寄主。也可从表面伤口侵入。孢子借雨水传播,在松树抽梢期如果有持续2小时以上的降雨,孢子将大量释放、传播、侵染。病菌只有生态环境恶化,树木生长衰退时病菌侵染引起枯梢病。即诱发因素(气候不适、土壤水分失调、土壤不良和空气污染等)、激化因素(食叶害虫、霜害、干旱和机械损伤等)、促进因素(蛀干害虫、溃疡病菌、病毒等)。

防治方法:落叶松枯梢病的防治要从幼苗、幼树开始,明确了幼苗、幼树是落叶松发病的主要林龄,可使用戊唑多菌灵、吡唑醚菌酯每半月喷洒一次。对发病的幼树进行剪除病梢的防治处理,集中销毁,防治病源的传播。落叶松枯梢病多发生于迎风雨或易受风害的地方,避免此时移栽;育优良树种,营造混交林,如落叶松和阔叶混交或和其他针叶混交;得病后植株可修剪病枝,枯枝,并整株喷淋戊唑多菌灵一周一次。

中药杜松别名,中药杜松别名叫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病菌以菌丝体在感病针叶内越冬,如果病针叶埋入土中,病菌的存活率随着埋藏深度增加而减少。次年夏季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即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传播,遇到松苗即能侵入针叶为害。2年生苗木上,老病叶5月上、中旬已有分生孢子产生,是重要的侵染来源。当年生播种苗于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8—10月为盛发期,11月以后逐渐停止。

病害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夏季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的侵染,苗圃地耕地过浅,苗木根系不发达,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苗木生长纤弱,易发病;在感病苗圃,连育松苗时,如末清除病苗、深耕和土壤消毒处理,常发病重;育苗时播种量过多,苗木生长过密,通风透气性差,病害容易蔓延;土壤缺肥,管理不善的苗圃发病重。当年播种的松树苗在7月中旬开始发病,8—10月为流行期,11月以后逐渐停止。在第二年的病苗上,5月上旬就有分生孢子产生。

防治措施编辑

1、选好圃地:苗圃地要选在没有叶枯病发生、土壤疏松、肥沃、以及利于排灌的地方。在发生松苗叶枯病的苗圃,应与抗病树种实行轮作,或在冬季进行深耕,将病苗深埋土中,促使腐烂,减少病原。

2、加强管理:在苗木生长期要及时间苗、施肥、浇水、中耕除草,保障苗木生长健壮,增强其抗病能力。发病期间及时检查,对少数发病早的植株可摘除感病针叶或拔除病苗集中烧毁,防止苗地形成发病中心,引起病害蔓延。

3、选好苗木:造林时要选择生长良好的苗木,严禁用带病苗木造林。

4、药剂防治:发病期,每隔半月喷一次1∶1∶100倍波尔多液或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每亩喷药液150—200kg(注意这两种农药不能同时用)。此外,也可喷洒50%可湿性粉剂退菌特等杀菌剂,使用浓度为500倍液,每隔15天左右喷一次,需喷2—3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药杜松别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杜松别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