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降糖效果不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药降糖效果不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药降血糖吗?
  2. 中药能降血糖吗?
  3. 糖尿病可以用中药治疗吗?该怎么治疗?

中药降血糖吗?

中药能降低血糖,好多中药都能很好地控制血糖,使血糖维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这些中药也可组成方剂,病人服用之后,使糖尿病的并发症不会发作。但是降糖还是以西药为主,中西结合治疗

中药能降血糖吗?

什么那么多人血糖高,服用西药或者打胰岛素血糖已经下降不明显,都不尝试一下中药呢?

中药降糖效果不好,中药降糖效果不好怎么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天又遇到一个老人家,血糖高,一直在吃二甲双胍,已经开始打胰岛素(具体不详),餐后2小时血糖18.9,这么高的血糖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脑梗、心梗,相当于扛着一个定时***,其实很想帮他,但是他不信,那就算了,医不叩门嘛!

其实很多人还是因为不信中医,正所谓医不叩门,《黄帝内经》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近几年来中医药得到空前发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医药是我们的瑰宝,中医药有着几千年的验证,确实有效,在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前,我们老祖宗们都是靠中医药治疗疾病,而有华夏几千年的辉煌。

西方医学与中医药都存在各自的长处。西医外科见长,外科手术是一流的,因为现代西医可以借助现代科技仪器(PTCT、核磁共振、达芬奇等等),比如器官移植,微创手术,缝合血管这些都是中医望尘莫及的,虽然中医在古代也有手术,但存在断层,没有能很好的延续发展到现代。

中药降糖效果不好,中药降糖效果不好怎么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医药的长处就是内科,内科病中医见长,可以用中药、针灸等治疗,人跟宇宙一样都存在动态平衡,中医药就是把人体调回生态平衡,西药治疗内科疾病对于急症还是很有效的,但是也同时存在副作用,取利而有弊,《雪心赋》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黄帝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本是什么——本于阴阳。利弊是同时存在的。

为什么中医通过调脾胃可以降血糖呢?会有那么大的作用呢?《黄帝内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揆度以为常也。就是调脾胃后人体代谢恢复到动态平衡,也就是道法自然。

用药比如补气西洋参,温通的归尾、水蛭,辛开苦降的黄连等等,脾胃运化,气血调和,(胰腺功能恢复)则血糖自然正常,效果满意。

中药降糖效果不好,中药降糖效果不好怎么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鄙人才疏学浅,班门弄斧,有疏漏、遗误之处在所难免,祈望读者斧正,在此一并致谢!

糖尿病可以用中药治疗吗?该怎么治疗?

糖尿病是代谢类疾病,运动和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关键,但我不知道这属于中医还是西医,柳叶刀上写的实验让二型糖尿病患者每天只摄入二百卡的热量,六个月后这些人大部分都实现了逆转,只有饮食和运动失败才***用药物***,而目前没有发现任何植物或矿物成分能促进胰岛素释放,提高利用率,干扰糖的代谢和吸收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消渴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消渴分为三种类型:渴而多饮者为上消;消谷善饥者为中消;口渴、小便如膏者为下消。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素体虚弱等因素均可导致消渴。

中医辨证如此,我们更多的说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治疗方法目前应用很少,301医院曾做过200多种中药的临床试验未发现一种中药具有降糖作用。

许多中成药剂中起降糖作用的也是其中的西药在起作用,如著名的消渴丸,含有的是格列本脲,每粒消渴丸含0.25g格列本脲。而市场上号称能够降血糖的药物,含有的都是格列本脲,引起用量最小,效果不错,价格最便宜。而其中的中药,部分对并发症有好处,更多的是增加了药物成本,提高了中成药价格。特别是某些不法商贩,号称根治糖尿病,大量添加,可能很快降低血糖,但会引起严重低血糖,增加肾毒性。所以不建议血糖高者选用中药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血虚 也就是血的能量不足 升血糖来救命的 如果按胰岛素分泌不足治疗方向就错了 血虚的根源大多在胃寒 胃寒造成食物发酵温度不够 温度不够水气升腾就少 食物的腐熟度低 通俗来说就是食物的能量转化率不足 所以糖尿病人老感口渴易饿 按中医理论脾胃属土 火生土所以心火不足是胃寒根源 从人体结构来看 小肠在胃的下面 小肠是心的表阳 小肠的火力不足造成胃寒 所以治糖尿病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胃的吸收问题

中医中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其记载的消渴病,多以“三多一少”为主要表现。这与现在的认识有相似之处。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又称之为“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在中医称之为糖络病。分为肥胖型和消瘦两大类型,肥胖型以过食肥甘、久坐少动为始动因素,以中满内热为核心病机,包括大部分的2型糖尿病。消瘦型多为脏腑柔弱,情志拂郁或卫分郁热为始动因素,以气分热盛为核心病机。

中医认为糖尿病全程分郁热虚损四个自然演变分期,郁-多见于糖尿病前期;热多见于糖尿病早期;虚多见于糖尿病中期;损多见于糖尿病的晚期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中关于中医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指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时需要进行辨证论治,综合性治疗。

1、2型糖尿病前期气阴两虚证,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天芪降糖药;

2、2型糖尿病前期气阴两虚证,在单独应用二甲双胍疗效不佳的基础上,建议加用口服津力达颗粒

3、糖尿病早中期肠道湿热证,建议口服葛根芩连汤;

4、糖尿病早中期肝胃郁热证,建议口服大柴胡汤加减。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虽然近些年,中医药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相应的临床研究明显增加,部分研究显示部分中药治疗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但是还没有达到共识,且关于中医药的长期治疗能否减少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发生以及长期服用药物的安全性还有待验证。因此还是建议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治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药降糖效果不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降糖效果不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