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多少中药效果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多少中药有效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药分几次喝效果好?
  2. 中药单拿药都是多少帖称总的再来分,这样不均匀对药效影响大不?
  3. 古人是怎样知道草药的功效的?

中药分几次喝效果好?

传统服法是每剂中药熬两次为好,每天服两次,早晚各一次。如果有特殊情况,比如药物比较多,剂量比较大,可以适当的增加口服的次数,可以口服4次到5次,如果是治疗肠胃系统方面的中药,建议早晚空腹服用,如果是滋补类的药物,建议饭后一小时再服用。

中药单拿药都是多少帖称总的再来分,这样不均匀对药效影响大不?

药房抓药确实是好几副药称总量,再凭经验分成几份,倒在包装纸中,不精确。也用不着精确。因为原中药(不是提纯药)有效含量大多很低,所以中药疗效大多和缓,凭逐渐积累,渐见疗效。当然也有些毒烈***,需要精细秤分。

多少中药有效果,中药多少见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大多数中药的量是概略性的,无法精确细分。举个例子。西医提炼黄连素,不同地域的黄连,黄连素含量不一样,同一地域,不同批次的含量不一样,即使精确细秤,但原药不一样。所以每个处方,有个概略性剂量就行了。

取其意,取其形,取其配方的“意境”就行了。中医认“意”。

抓中药主要看药剂师的熟练过程,在六十年代中药的计量单位还是用秤,斤,两,钱,在七十年代末才开始使用克为单位计量,有经验的中药剂师在大剂量情况下使用秤称,一般都是用眼睛看手抓,基本上都能抓准,务差在一克之间,这就是本事。

多少中药有效果,中药多少见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问对人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就能蒙目辨别四百多种中药,七十年代初期,中药还是按斤,两,钱,分来称重的,用的是十六两一斤的称(我们叫戥子),一两等于三十一点二五克,后来改为公斤制,每两就按三十克折算了,所以现在中药处方都是三十克而不是三十一点二五克。至于你说的分不匀会不会影响疗效?分不匀肯定会影响疗效的,但是有经验的药师误差是不会太大的,而且有些轻飘飘的药如淫羊藿,丝瓜络,木蝴蝶,旋复花等也确实没法放戥子上称,所以只能用手抓,只要不是细料和有毒副作用的药,一般药师都会适当的略多抓一些,所以你就放心吧。

古人是怎样知道草药功效的?

古人尝药各有目的,后人较难猜想,

我的经验不知是否与古人相同。如痔疮,我把承传的几种中草药一种一种的煎汤喝,不断加减分量,以自身的承受力,检验出每种草药的寒热性,再把各种草药按一定量煎汤喝,每天二次,连续三天,停药三天或五天再决定药量,再参考传承的分量,虽对自己身体有一定害处,并无大碍,却得到了丰富经验,了解了千人千方的做***确,缩小了用药量,也提高了用药的时间,质量,缩短了康复时间。

多少中药有效果,中药多少见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谢谢邀请!欢迎关注头条号“正说中医药”,作为知名中医院校临床医学院的医生和老师,正哥将为您提供关于中医临床,养生,科普和教育的专业解读。

如果您熟悉中医本草著作的大致脉络,应该对这个问题可能就会有一些答案。

在我们中学时代,都学习过这两个典故,一个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一个是李时珍为了著作《本草纲目》全国到处***药的故事。说明为了识别药物,我们的先民经历了艰苦的尝试和长期经验的积累。

当然这些经验的积累只是停留在某药治疗某病的基础上。药性理论的提出和完善,可以说是中药学历史上一个巨大飞跃。任何一个学科,只有从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指导才能算是称为一个学科。这个过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

黄帝内经时代,药物还比较少,整部黄帝内经只记载了十三个中药方,而且配伍极其简单,多数内容是关于针灸的。在神农本草经时代,药物记载开始多起来,但对于药物的记载主要是产地以及主治某种病,到了金元明清时代的本草著作开始侧重于性味归经,并归纳了主治功效。试以大家都熟悉的中药人参来举例。

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到了金元时期的张元素,对人参的论述变成了治肺胃阳气不足,肺气虚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心、肺、脾、胃中火邪,止渴生津液。

到了现代的中药学教材,对于人参的论述变成了【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脾、肺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

从这些可以大致能看出中药学发现的一个脉络,也能回答您上面提出的问题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多少中药有效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多少中药有效果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