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青蒿中药别名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青蒿中药别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青蒿的古文记载?
  2. 龙头蒿的别名?
  3. 茵陈是青蒿的幼苗吗?
  4. 六曲的别名?
  5. 茵陈蒿有副作用吗?如何食用比较好?

青蒿的古文记载?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闲地吃着青蒿,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古人把这一场景记录在《诗经》中并流传了下来。

青蒿中药别名,青蒿中药别名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苏东坡有诗:“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青蒿,在古代可以当作蔬菜食用的,《名医别录》记载:“青蒿,人亦取杂香菜食之。”《蜀本草》记载:“草蒿……嫩时醋淹为菹,自然香。叶似茵陈蒿而背不白,高四尺许。四月、五月***,日干入药。《诗》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即此蒿也。”《本草衍义》记载:“青蒿得春最早,人剔以为蔬,根赤叶香。”

       青蒿之名始见于《五十二病方》。《本草纲目》引晏子云:“蒿,草之高者也。”青蒿,《梦溪笔谈》曰:“茎叶与常蒿悉同,但常蒿色绿,而此蒿青翠,一如松桧之色,至深秋,余蒿并黄,此蒿独青。”故有其名。其气清香,又名香蒿。

    《神农本草经》记载名为草蒿,别名青蒿,“草蒿,味苦寒。主疥搔,痴痒,恶创,杀虱,留热在骨节间,明目。一名青蒿,一名方溃。生川泽”。

青蒿中药别名,青蒿中药别名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青蒿苦、辛,寒。归肝、胆经。功效: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青蒿的功效主义总结为清、透。以其清,退虚热、清实热、凉血热、解暑热、清肝热、除疟热;以其透,透在表热邪、透营分热邪、透阴分伏热。传统的青蒿使用药材品种,一种就是青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另外一种是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

龙头蒿的别名?

龙头蒿,又名黄花蒿、青蒿、野蒿、艾蒿、甘蒿、蕲艾、艾草、香蒿、灸草、医草、艾叶、白蒿、黄蕲、艾绒、陈艾、冰台、灸艾、天艾、灼艾、艾苴、艾蕴、龙蒿、艾蕴梗、艾叶梗、吴艾、雪蒿、雷公艾、益母草、吴黄、黄花草、黄花苗、鸡血艾、当阳艾、蕲艾、鸭脚板、鸭脚蒿、白草、艾草秧、千年艾、艾草根,千日红、女艾、冰台、台艾、白艾、甜艾等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

茵陈是青蒿的幼苗吗?


  茵陈是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苗,别名叫做芦蒿,白蒿,松毛艾等。因为茵陈非常的耐寒,能够经冬不死,而且在春天依靠陈根生长,所以被取名为陈或者是茵陈。等到夏天的时候就会生长成为蒿,也就是茵陈蒿。茵陈通常是***摘幼苗用来做菜,而茵陈蒿则是用来入药之用。“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就能够明确的说明茵陈

青蒿中药别名,青蒿中药别名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六曲的别名?

别名:六神曲、神曲。

先将赤小豆煮烂,杏仁碾成泥状,鲜青蒿、鲜苍耳草、鲜辣蓼切成碎末,再与面粉、麸皮混合,加清水适量搅拌揉成团块,置于30~37℃湿润处,用浸润的麻袋或粗布盖好,经常保持湿润,待其自然发酵,经2~3天至有香气,生出霉衣时取出,晒干。

茵陈蒿有副作用吗?如何食用比较好?

茵陈蒿 

【功能与主治】 清利湿热,退黄疸。常用于: 黄疸。亦 可用于湿疮瘙痒,流黄水。

【用法与用量】 内服: 入煎剂10~30g; 外用: 适量煎 汤洗。

【新用途】

一、儿科

1. 难治性婴幼儿***: 茵陈120g,青黛15g,冰片5g, 将茵陈焙焦后制成细粉,与青黛、冰片混匀装瓶封口,高压 灭菌后备用。另外洗苍黄止痒汤,洗患处,每2日1次。除 以药粉

2. 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 茵陈30~60g,金钱草10~ 20g 滑石20~30g 甘草5~10g 枳壳3~6g。

二、五官科

1. 扁桃体炎: 茵陈30g 蒲公英30g,水煎分2次服, 每日1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青蒿中药别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青蒿中药别名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