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成分效果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药成分效果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医治病用中药配伍化学成分还是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治病?
  2. 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的方剂和用药材熬制的汤剂在疗效和成分上有什么区别吗?
  3. 中药功效是各药品功效的相加还是各药品组合的结果?

中医治病用中药配伍化学成分还是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治病?

当然要用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这是因为它是个完整的判断体系,热证当然要用寒药。便秘腑实痛尿黄,这时当用寒凉苦泻如大黄芒硝等。芒硝为含水之硫酸钠,性寒,其用取其咸寒苦下。若现代用硫酸镁也可导下,则是用造成肠内高渗压而排出宿便。此二药在通便上道理相通,然而在软坚化结上则只芒硝可,尚未知MgS04可否。如指迷茯苓丸若换成MgS04恐无效矣

我是孪生姐妹小中医,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喜欢的可以关注点赞。

中药成分效果歌,中药药效成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中医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是我们中医阴阳的代表。酸苦涌泄为阴,辛甘发散为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在中医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上用四气,在治疗疾病的适应症上用五味,在治疗疾病的病势上用性能。

如果仅仅用它的化学成分,第一点是脱离了中医的辩证思维。第二,每一味中药都是多重化学成分的复合体,可能一味药既含有蒽醌类,又含有黄酮类,或者黄萜类。如何应用。

中药成分效果歌,中药药效成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仅站在中医观点,不喜勿喷!

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的方剂和用药材熬制的汤剂疗效和成分上有什么区别吗?

配方颗粒剂省时,省事,但是沒有注意到,中药在煎熬过程中,会产生化学变化。究竟会生成何种新的物质,目前尚无定论,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还难以一一验证。因此,个人以为,还是用传统煎煮办法为好。

中药材几个含量作为标准的中药颗粒,就是它的弊端。

中药成分效果歌,中药药效成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药用的是什么?是四气五味!

所以它是中药颗粒剂的标准,而非中药的标准!就疗效而论颗粒代替不了中药材,但中药材却是可以代替中药颗粒的。

您提到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的方剂和用药材熬汤剂在成份和疗效有区别吗?

首先在成份上是没有区别的,只不过是颗粒比湯剂里多了食用胶固固化剂,食用胶不改变药的物理特性及这剂药的特性。同时极大方便了服用和携带,便于储存等等优点。就是稍微贵了点。方剂中出现,每味药是指药材的计量。

疗效也区别不大,我们在家熬制的汤药能最大现度的把有效成份提取出来,比如熬三遍,在浓缩。颗粒如果严格按要求去加工,肯定没问题。我觉得自己弄的更放心。

中药功效是各药品功效的相加还是各药品组合的结果?

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中药的用法有单用和配伍用,它的功用各有不同

有些病可以一味而成功,不必更借二味药,故曰奇治,非奇异之奇。如吐病用瓜蒂散,止用瓜蒂一味足矣,不必再添别药,反牵制其手。如泻病,业用车前子一两饮子,即止水泻是也,不必更加别药,以分消之也。又如气脱,吐血等症,止要一味独参汤治之是也。

配伍者,方中不能一味奏功,乃用二味或多味兼而治之。如吐血用当归黄芪之类,中寒用附子人参之类,中热用元参、麦冬之类是也。夫吐血者则必血虚,用当归一味以补血足矣,何又佐之黄芪?盖血乃有形之物,不能速生,必得气旺以生血,故必用黄芪以补其气。中寒之症,阴寒逼人,阳气外越,祛寒用附子足矣,必加之人参者何也,盖元阳既不归合,则一线之气在若存若亡之间,不急补其气,则元阳出走而不返矣。故必兼用人参,以挽回于绝续之顷也。

举三方可知其余也,至于三味回味,或十味以上均为相补相成,互为相助也。

我是民间名医23事,祝大家健康、快乐


谢谢邀请

药物相加这个看书经常出现在如某某方加减上面,加法如白虎加人参汤,桂枝加桂汤,柴胡加芒硝汤,葛根半夏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

相减如,桂枝去芍药汤金贵肾气丸去桂附的六味地黄丸等。

还有加减结合,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桂枝去桂加苓术汤等。

本人理解中药的加减不同于数学方面的加减,更多的依据是辩证,如张锡纯一味鸦胆子治疗跑肚拉稀,蒲辅周六克茶叶治疗便秘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药成分效果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成分效果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