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材解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药材解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药的概念是什么?
  2. 中药药性只有寒和热的区别吗?
  3. 古人是如何分析出药材是治疗什么,又是伤哪里的?

中药的概念是什么

在我个人理解,中药的概念分广义的和狭义的。

狭义的概念是指传统中医药"定义的,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比如医院使用中药饮片

中药材解读,中药材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广义的概念,可以指身边的一切东西,我们吃的,路边长得,凡是对人体的健康有预防、治疗、保健、养生作用的所有动植物、矿物,都算中药。比如我们吃的大米、薏米萝卜车前草枸杞滑石粉等等都可以算作中药。

说起中药的起源历史悠久,我国古代许多典籍中都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说明中药是在祖先的生活生产实践中产生出来的。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实践先形成对某些动、植物可食,某些不能食的认识。接着慢慢地发现如果有了某种病痛,吃一些原属不能食的有害动、植物后,反而可以解除疾苦。于是便获得第二个认识,即它们可以用来治病,这便是药物了。因此在我国古代就有“药食同源”之说。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平时大家吃东西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柠檬是酸的,苹果是甜的,苦瓜是苦的等等就是所说的五味。像辣椒,姜,胡椒,牛羊肉等吃了能让人发热的东西就属于温热的东西,凉性食物如芹菜,萝卜,苦瓜,黄瓜,海带,西瓜等等,药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即 “寓医于食”。

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用量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在大家常见的可以入口的东西中,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称为食物。但大部分东西,都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叫做药食两用。中药与食物的共同点是都可以用来防治疾病。中药的治疗药效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药劲大”,用药正确时效果突出,而用药不当时,容易出现较明显的副作用;而食物的治疗效果不及中药那样突出和迅速,配食不当,也不至于立刻产生不良的结果。但不可忽视的是食物虽然作用弱但天天都离不了,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这种影响作用就变得非常明显。由此可见药食同源体现的是中医的辨证论治的治疗观念。

中药材解读,中药材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说起中药的概念,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它的定义。

广义上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天然的药物生用或经加工炮制后即为中药,成分复杂,无法明确为哪一种成分起作用,也无法人工合成。

中药材解读,中药材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另外呢,其实我们古代的厨房就是一个小药房。受了风寒感冒,抓起葱姜就可以熬一碗辛温发散的药汤。寒邪犯胃腹痛了,弄点花椒茴香热敷肚脐上即可温胃建中。古人做饭呀,那是很养生的,厨房的调料那可都是最天然的辛香料,比如用大茴香肉桂等纯中药炖的肉香而不腻,为什么?这些辛香料都有醒脾胃、建中焦阳气的作用。阳气实则脾胃运。

那么为什么现代社会出现那么多的脂肪肝、“三高”病人?更尴尬的是即使是已经做到了清淡饮食却还依旧摘不掉“三高”的帽子呢?

除了他们年轻时不注意饮食欠下的健康债外,我们知道,这些人脾阳一定不够通达。现代的厨房都是什么调料啊?酱油?味精?鸡精?火锅料?等等。这些多半由化学添加剂合成,这可是建不了脾胃了哟!所以说啊,现在的人不在于你吃了什么,而在于你的脾胃能不能运化的了。

再说到中药,我们前面说了,中药化学成分非常复杂,不集中。那么从中药中提取出来的某种化学成分比如青蒿素,以及药房的黄连素等算不算中药呢?我在这里只能说青蒿,黄连都是中药。中药在不同的组方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这也正是因为每种药中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成分共同互相作用的结果。这种成分的不集中也大大降低了它的副作用。如果非要去研究到底是那种成分的反应起了作用然后去提取,我觉得这已经失去了中药的性质。


中药药性只有寒和热的区别吗?

不是的。药性的认识和论定,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为数众多的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除病邪,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治疗作用,乃是因为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中药药性可概括为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此外,还有一些平***,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中药的药性分为四气五味,(|)四气,就是寒,热,溫,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也称为四性,其中寒凉属阴,凉次于寒,温热属阳,而溫次于热。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作用。而溫热药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補火助阳,溫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等作用。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味,辛能行,甘能補,和,缓,酸能收敛,苦能泄,燥,坚的作用,咸能下,软的作用等

古人是如何分析出药材是治疗什么,又是伤哪里的?

古人对中药的记载,可以说都是实践的结果。

我国自古就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传说,它真实的反应我们祖先在自然和疾病作斗争中,发现药物,认识药物,使用药物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以***集野果、种子和挖掘植物为食,由于对植物的认识不全面,自然会误食一些有毒食物,从而会发生呕吐腹泻、甚至昏迷死亡的情况。如误食大黄,引起腹泻。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逐步学会辨别药物的方法。通过无数次的观察和体验,逐步认识各种植物对每个人的不同影响。随着人们文明的发展,医学也在不断的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得到完善。

而后出现“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更加说明中医药的出现是实践后的结果。

从《神农本草经》将自然植物分门别类归纳成书看,到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明我们的先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尊重。我们的祖先以独特的智慧创造的太多的中华文明,从文字到《易经》远古智慧开始,便使中华民族彻底告别蒙昧,开始对自然与自身进行广泛的探索。

就我们祖先对自然植物的认识看,在蛮荒时代食物匮乏,所以他们应该是在寻找可食植物开始,在不断的经验与教训中获得了很多成果,又在一些奇特的效果中获得启发,于是就有了尝百草的具体实践,在这个漫长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与成果。后来在阴阳五行理论的影响下,又开始具体的分门别类,并以此再行实践,结果发现阴阳五行与药理药效有着惊人一致性。比如:木、火、土、金、水对应酸、苦、甘、辛、咸,植物中的这五味又对应人体产生调理作用,简单说:酸,具有收敛宜肝的作用。苦,具有清心火去毒止痛的作用。甘,具有健脾消食补元气的作用。辛,具有舒筋活血宣肺的作用。咸,具有调肾虚梳津液的作用。当然这只是中医药的冰山一角,只是一些皮毛常识而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药材解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材解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