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材记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药材记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药药性最早记载于哪一本书?
  2. 为何中国古代的人把“中药”叫做“本草”?中国现存最早的专讲中药的书籍是哪本?
  3. 中医说中药无效是因为人工种植,那古代纯野生中药治病效果如何?

中药药性最早记载于哪一本书?

  据文献考证,药性一词的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书。首载于梁代阮孝绪的《七录》《隋书·经籍志》也提到《神农本草经》有五卷、四卷本。但前两书均未交代该书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关于这个问题一直有所争议。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指出“旧说神农本经,余以为信然...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记。

中药材记载,中药的记载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齐颜之推提出此书系神农氏所作,只是经过后人的增删整理,掺杂了新内容,才乱了本书的原貌。晋,皇甫谧则认为是岐伯或伊尹所撰。

《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之所以收药365种,是为了“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神农本草经》将药物按性能、功效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这是中国药物学最早、最原始的药物分类方法,对指导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意义。

为何中国古代的人把“中药”叫做“本草”?中国现存最早的专讲中药的书籍是哪本?

由于大部分的中药来自植物,所以中国古代的人们把“中药”叫做“本草”。汉朝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本现存最早的专讲中药的书籍《神农本草经》。书中记载了当时的365种中药,并把这些中药分成了上、中、下三个等级。而且把每种中药的产地、性质、主治的病症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

中药材记载,中药的记载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医说中药无效是因为人工种植,那古代纯野生中药治病效果如何?

你这个问题居心叵测啊!先入为主,带偏方向,从而误导不明所以的普通百姓认为中医无用。

首先,“中医说”,请问哪个中医说?你是有具体的某个人还是引经据典?恐怕是代表某个利益集团利益的狗腿子的你的一家之言吧!

其二,“中药无效”,你有绝对的事实数据吗?远的不说,但就这次***肺炎疫情来说,中医中药作用不是显而易见吗?当然,中医并不是对每个疾病都有效,自然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探索,无论什么医,在未知领域内都存在无效的情况!

中药材记载,中药的记载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三,既然是“药”,无论人工种植还是野生,自然得有效,否则就不能叫药。当然,中药起源于自然,凝聚自然之力,日月之精华,中医研究其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在理法方药上自成体系。对于人工种植,没什么可挑理的,基于需要,古代的医家一样会培育中药。只要不违背中药的自然规律,一样会有效的!还有,中药的效果不是西医和现代医显微镜下微观论和成分学所能看透的!那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研究理论是对中医中药最大的亵渎!

任何中药的使用都是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才能有效!有了中医理论,日常的生鲜蔬菜五谷杂粮都能成为治病良药,离开中医理论,大到人参附子小到米饭馒头一样伤人。

最后,我要批评提问者阴暗的心理。之前你们挑起中西医之争,这里又挑起中医内部之争,其心可诛!中药离不开中医,中医需要中药,尺有所长,术业有专攻,某个人某个病没能治好不代表中医无能中药无效,更不会甩锅,医学是经验学科,需要传承和集思广益才能走得更远,无论中医西医还是别的什么医,都是如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药材记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材记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