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材书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药材书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蒲公英还叫什么?
  2. 介绍中医药的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3. 古代医者是怎么准确的判断中草药的性、味、归经的?

蒲公英还叫什么

婆婆丁

蒲公英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叫做婆婆丁,还被称作华花郎蒲公草 。婆婆丁这个名字起源于东北,当时的北方人们除了知道中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种药草叫做蒲公英,后人联想到丁寡妇虐待儿媳妇的故事,就把这种药草称为婆婆丁。

中药材书名,中草药书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里早早的长出嫩绿的叶子。开***的花,花落以后就会借助风来传播种子。等到其他野生花草遍布大地的时候它已经过了繁荣昌盛的时期了。

我们这里都管它叫“婆婆丁”。我们这里人们在春季里***下来作为野菜生吃。营养价值很高。味微苦。

蒲公英,还叫婆婆丁,布布丁,太阳花,春天的时候开***的,类似向日葵样的***小花朵,并且可以随着太阳的旋转而旋转,所以又叫太阳花,它的中***可以随风起舞,自然飘落,飘到哪里就在那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所以随处随地你都能看到蒲公英的身影。

中药材书名,中草药书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蒲公英还叫黄花苗、黄花地丁、黄花郎、木山药、浆薄薄、补补丁、奶汁或苦蓿。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

介绍中医药的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作为一名曾经的中医学生,和现在的中医院校教师及附属医院医生,我曾经在学校的中医书库***过两年,读书到现在购置的中医书籍至少有三万元钱。我想谈谈我自己的体会。看中医类的书,大致分为兴趣培养期、入门期、构筑基础期、应用拔高期。

中药材书名,中草药书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自己对中医药的兴趣是从高中开始的,当时是在高中的地摊上买了一些旧的中药炮制书及中药图谱,便比葫芦画瓢去***集中药和尝试进行简单的炮制。因此这个阶段喜欢一些可视性很强,又能直接动手操作的。到了大学之后认认真真读过好多遍《名老中医之路》和《思考中医》,作为兴趣培养书。应该说来,当时读这两部书的时候很是兴趣高涨、血脉偾张,感觉掌握了学习中医学的捷径,而且按照这个来学,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名医。但是若干年后等我走上了讲台,我坚决反对我的学生在进入临床前就读《思考中医》,原因无它,书中有些观点过于偏激和牵强附会,容易将没有鉴别能力的医学生带入歧途。

入门期的图书我是从四大经典(《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黄帝内经》)以及四小经典(《药性赋》、《汤头歌诀》、《湖脉脉学》、《医学三字经》)入手的,没有其他的捷径,就是背诵。大学期间背诵的一些内容至今还能脱口而出,用起来得心应手。关于这套书的版本,四大经典我推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经典必读丛书,四小经典我推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那套“白话解”丛书。虽然问题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小编提出来的,但是平心而论,人卫的图书校勘相对严谨,错讹之处较其他出版社的书少很多。

构筑基础期还是以教材为主,尤其是方剂学教材,我始终认为方剂学才是连接中医各科的桥梁,上承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和诊断学,下启临床各科,从读书到现在方剂学我背诵了不下10遍。实际上教材是最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的中医书籍,非常适合知识框架的构建。可惜现在很多医学生盲目自卑,被社会上的杂音干扰太多,总觉得看不起自己的教材,觉得中医的教材不伦不类,甚至在教材上也有一股浓重的怀古情结,觉得解放后的教材不如民国的,新世纪的教材不如上世纪80年代的,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中医教材,我比较喜欢上海科技出版社的五版教材,因为比较简洁易读。

真正到了临床之后,我们更多的是带着问题去看书和参考书,然后看自己学科相关的著作去精读。这个阶段有几部丛书受益很大。一部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中医经典临床必读丛书”,涵盖了临床各科,这套丛书除了四大经典之外,重点推荐景岳全书、医宗金鉴、温热经纬、张氏医通、临证指南医案、石室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一部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一部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还有一部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最后一部主要是当做参考书来读的了。我个人读书有个局限,就是隋唐至宋代的书较少读,原因是条理性不强,很难记忆;现代医家的医案少读,因为一些医案疗效太好以至于总觉得可望不可即。这种跳跃式读书的习惯是否正确,还有待时间进一步的检验。

总之,我个人的体会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书是为了能够指导解决问题。对于医学生来讲,四小经典是童子功,四大经典是基础,需要精读,其他书籍是锦上添花,在常规治疗山穷水尽的时候,能起到柳暗花明的开拓思路的效果。借用我读书的时候老师送我的一句话来结尾,“熟读百家学说,方知百家胡说”

建议对中医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作为专业需要或业余爱好,对祖国伟大的中医药宝库作一些学习与研究,定会受益匪浅。

尚未读中医药经典之门之前,建议读一下刘力红的巜思考中医》和唐略的《思考中药》,还有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巜中医生手册》。以引起自己对中医药的兴趣及认知。

学习中医药,必须读经典、读原著。推荐学习巜黄帝内经》、巜医宗金鉴》、《伤寒论》、《温病条辨》、《金匮要略》、巜本草纲目》。可参考阅读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巜中药大辞典》、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巜传统方剂手册》。

中医治病强调从身体的整体考虑进行辩证施治,注重解决身体的阴阳平衡,所以很有必要研读《易经》,再读一些哲学书籍,以找到中医药的本源,拓展中医治病的思路。

以上建议,仅考参考。


学中医最重的是学中医的思想方法,《黄帝内经》要首先学好。当然,如果你对黄帝内经理解有困难,你可以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找一些通俗的哲学读本,也可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著,包括***的一些哲学著作,然后,你再反复理解内经,致于有关中医生理、病理、临床、药物等方面的书籍,需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去反复学习。


问的不太具体。中医包括诊断,脉学,药物,湯剂等。那中医药偏重了药物。

那我也来回答些书籍。“伤寒论”,“金匮要略杂病论”,“内经”,“八十一难经”,“夲草纲目”,“大明夲草”,“夲草备要”,在明朝是让学医者学大明夲草,那就是象现在的教科书。“湯头歌訣”,“本草从新”,学药物时,要把几本书的同一味药作比较。“药性赋”,“温病条辨”,“伤寒瘟疫条辨”,“妇科论”,“幼幼集成,”,。“医宗金鉴。”,共五夲。”朱廉医师编的“针灸”。这夲书太好了。“濒湖脉学”。以上书是很主要的,其余不一一列举。中医是一个道理,要把所有书精读细读。

古代医者是怎么准确的判断中草药的性、味、归经的?

你尝尝,就可以知道了。比如半夏,你拿一些放嘴里感受感受,通透哇。

尝多了就大多有感觉明显了。

何况还出了一些非常优秀有天赋的古医师。那时候物质匮乏,人们的心思更加通透细腻。

大多数中医药人都走过这条路:尝药。

神农尝百草,辨味而知性;雷公配药对,方渐成雏形。这都是利用了草药的五色五味与五行五方相对应的理论。这样就把草药和人体的病,天时地理融为了一体,融会贯通。根据草药的性味进而确定其归经。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古代医生判断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很多人抛开中医的理论,以单纯的医疗实践来解释药物的性味是不确切的。简单的理解为“入口知味,入腹知性”,必然有失偏颇。实际上,药物的理论支点还是根于中医阴阳理论和中医整体观念,现将收集到的资料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参考:

一.气味是判断药性的主要依据

这里的气和味是分开谈的,气可以理解为鼻子闻到的气味;味是口中尝到味道,鼻与口上下之间也要分阴阳,中医认为鼻吸天之清气,属阳,口尝地之五谷,属阴,所以,《内经》说“鼻通天气,口通地气”。

气为阳,味为阴~《黄帝内经》

气味偏盛的药物,多属阳,升浮发散而走表,走阳经,走六腑,药性多性温或微寒

味道偏盛的药物,沉降收敛而有里,走阴经,走五脏。药性多性寒或微温

气味俱盛的药物,升降兼备,表里通入。

气味俱薄的药物,多轻浮走上,走而不守。

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黄元御

1.气属阳,阳主动

🐯🐯回答:据前几年头条相关报导!甘肃有位医学院教授仍然用古人方法,尝遍省内现有中草药性、味、归经的事,并发现了许多新的草药品种!这方面,西方医学理论永远做不到!若***兄有这兴趣,可查找相关资料!并找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去尝中草药!支持猴哥去尝药的新老朋友们,请举手鼓励一下!昂![小鼓掌][小鼓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药材书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材书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