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材见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药材见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一般中药的药效多久有见效?
  2. 古代医者是怎么准确的判断中草药的性、味、归经的?
  3. 大家知道中药煮完的药渣,为什么要到在路上啊?

一般中药药效多久见效

一般吃中药多久能够现象,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具体的病症也不知道,所服用药物也不知道。建议最好要去正规医院中医科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药物进行服用。一般来说大概在几个月左右就能出好转的现象。中药的目的是治本也治标。而西药只是治标不治本。

古代医者是怎么准确的判断中草药的性、味、归经的?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古人是怎么发现药性的?

中药材见下,中药见下又叫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中药的药性是许多古人亲自尝试得出来的结论。许多人会觉得奇怪,品尝药物不就可以知道药物的味道吗?又怎么知道药物的作用呢?是因为古人的内心非常安静,服完中药以后,静静地体会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这就是第一本精细的药物学专著——《胎胪药录》。

什么称之为《胎胪药录》呢?就是因为人在服药以后,将呼吸调解到非常平稳,心率非常缓慢的状态,就如同胎儿对外界没有任何认知,当然外界也没有任何干扰,这样体会药物的作用方向,作用部位,以及作用效果。对这本药书的记录不多,但是却出现在了仲景先师的《伤寒论》中,仲景先师正是撰用了《胎胪药录》,才使得《伤寒论》中所记录的方剂药味少,效果好。

古代的中医都是***取“师带徒”的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师傅带着徒弟。学徒的几年可谓相当困难,刚开始给师傅打杂,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很多杂务都是徒弟在做,接触药物也只是极少数的。从这些杂物中磨炼性格,后面跟着师傅到处去***药、炮制药物,会认识整个植物生长环境,这些对认知药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药材见下,中药见下又叫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许多中医都有尝药的习惯,每一味中药都要亲自尝过,与书中记载的功效相对比,看看有何差异,随着时间的变迁,药物的生长环境,加工炮制可能出现改变,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出的结论无疑是更正确的。

神农尝百草,辨味而知性;雷公配药对,方渐成雏形。这都是利用了草药的五色五味与五行五方相对应的理论。这样就把草药和人体的病,天时地理融为了一体,融会贯通。根据草药的性味进而确定其归经。

中药材见下,中药见下又叫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超常的能力+医疗实践!

中医祖先是超人,具有超常的能力,在医理药理药性诸多方面,能够行常人所不能。而现代人只能运用祖先的医学成就,而非创造。正可谓:

中医大医祖,本色是圣人;

无贪亦无染,识物亦识人。

我等诸学人,还在望项背!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古代医生判断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很多人抛开中医的理论,以单纯的医疗实践来解释药物的性味是不确切的。简单的理解为“入口知味,入腹知性”,必然有失偏颇。实际上,药物的理论支点还是根于中医阴阳理论和中医整体观念,现将收集到的资料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参考:

一.气味是判断药性的主要依据

这里的气和味是分开谈的,气可以理解为鼻子闻到的气味;味是口中尝到味道,鼻与口上下之间也要分阴阳,中医认为鼻吸天之清气,属阳,口尝地之五谷,属阴,所以,《内经》说“鼻通天气,口通地气”。

气为阳,味为阴~《黄帝内经

气味偏盛的药物,多属阳,升浮发散而走表,走阳经,走六腑,药性多性温或微寒

味道偏盛的药物,沉降收敛而有里,走阴经,走五脏。药性多性寒或微温

气味俱盛的药物,升降兼备,表里通入。

气味俱薄的药物,多轻浮走上,走而不守。

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黄元御

1.气属阳,阳主动

大家知道中药煮完的药渣,为什么要到在路上啊?

谢谢邀请,就作个简单回复。古代医药分开,很多医生是只看病不卖药的,有些药商以次充好,造成用药效果不好,疗效不佳。到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后对药物属性和产地都有明确的化分。便鼓励病人用药后的药渣倒在路上让懂得的人了解是否存在***冒伪劣。古人的防范手段虽然简朴但也是有独到之处。所以这一方式就一直沿袭下来。

这是古代的传统,有人说这个是迷信,其实不是,在古代把药渣倒在路上,是希望这些药渣被懂医学的人看到,遇到厉害的医生就可以凭借这些药渣判断你的病症,没准你还能遇到良医来解救

在我小时候,一次暑***回到云凤乡下,看见有人将药渣倒在路上,就很好奇的拉着爷爷问为什么别人要那样做?…

解放前,爷爷家里原本在江油开药店,所以他是知道为何,他告诉我:这是古老的风俗,古时候郎中看了病,开好药方交给病家去药店抓药,病家拿了药回家煎好服用,对不对症有没有效,药渣就是证明,也可以说是证据!

将药渣倒在自家门前路上,主要有三个意思~

一是对外表明,病家没有干什么见不得人事,得了见不得人的病!天地可鉴,神明可知。

二是路人可见,知道这家有人患了病,该回避的要回避,关系亲近的会上门探病问候关心一下。

三是作为证据,万一病家吃了药不见好或出了意外丢了性命,懂医药的人或官家可凭药渣判断是不是用对了药,以及辨识药的真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药材见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材见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