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治疗肝脾的中药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治疗肝脾的中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去肝火补脾脏祛湿的中药应该什么时候吃?
  2. 肝脾湿热怎么办?

肝火补脾脏祛湿的中药应该什么时候吃?

中药最好温服,使药物吸收,从而起到一定的临床效果如果药物已经冷了,那么或多或少对药物的疗效有一些不好的影响,而且对胃也会有相应的不好,药物最好还是在刚煎好后喝,可以饭后半个小时内服用,不能空腹喝药对身体不好,喝完中药后感觉有点苦,可以吃一块糖。

肝脾湿热怎么办?

肝脾湿热怎么办

治疗肝脾的中药,治疗肝脾的中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肝脾湿热(肝经被热邪侵袭,脾虚湿热)应清利肝脾湿热,中药可使用加减清热除湿膏、中成药可选用茵芪肝复颗粒

1.加减清热除湿膏

加减清热除湿膏具有清肝热、化脾湿的功效,主治肝脾湿热证,症见胁痛、口苦、阴肿阴痒等。由连翘龙胆草、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赤茯苓防风、桑皮、赤小豆、菊花茵陈黄芩、僵蚕、甘草组成。

治疗肝脾的中药,治疗肝脾的中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茵芪肝复颗粒

茵芪肝复颗粒由茵陈、焦栀子大黄柴胡当归黄芪白花蛇舌草、猪苓、党参、甘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清除体内热毒邪气、渗利湿邪)、舒肝补脾(疏理肝气、补益脾脏)的功效。

用于肝胆湿热兼脾虚肝郁证。症见右胁肋部胀满不舒、恶心厌恶油腻食物、纳差(没有食欲,食量减少)食少、口中淡无味等。孕妇禁用,不良反应有恶心、腹泻等。

治疗肝脾的中药,治疗肝脾的中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医治疗较为复杂,请勿自行用药,如有不适,请及时于正规医院就诊,四诊合参,辨证施治。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肝脾湿热怎么办?我们先来说说肝和脾的关系,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各自联系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机体,所以任何一脏腑都有联系,肝五行属木,脾五行属土,五行木克土,而肝气郁结或者肝火过旺会过度克制脾土,木乘土之后就会出现病理问题。相反脾土侮肝木也会出现土壅木郁。所以肝的湿热会影响到脾,而脾的湿热也会影响到肝。

无论那脏影响,那脏先病,肝脾湿热地调理健脾疏肝都是首要,脾主运化,运化水谷,所以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对于水液代谢起重要作用,一旦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水聚成湿,所以湿邪形成。湿邪形成郁就会化热,或者本身阳热之体,也会热化,故而形成湿热,脾胃湿热会***肝胆。

如何健脾疏肝,可以选用香砂六君丸配合四逆散,香砂平胃丸配合逍遥丸,柴胡疏肝丸合参苓白术散,都可以起到健脾疏肝的作用。

肝脾湿热怎么办?

肝脾湿热整体性上是肝胆和脾胃在疏泄水谷精微运化分泌代谢的湿热或邪毒出现肢体困倦、胁痛、脘腹胀满、食困、恶心、口苦干渴、二便异常,便赤或黄疸症状的一种证候。

肝脾湿热当然都清利肝脾湿热为法,因湿热轻重程度,宜分别施法。轻者清热导下,重者解毒泻下,一般都宜凉而清利之除邪为法,助以理气化湿纠偏扶正。

1.轻者:多神乏、肢体沉困、或伴尿少色黄、纳少、大便粘滞、皮肤瘙痒为主,一般无黄疸出现。

简单调理可选用:栀子、黄柏黄连、黄芩,或鸡屎藤、金钱草、茵陈、车前草等单用合用。

2.重者:脘腹胀满,肢体沉困,尿少色黄,纳少厌食,或恶心呕吐,或面目肌肤黄疸为主。

对于这种湿热体质,调理一共分3大步:

1、调养脾运

脾主土,脾主运化。脾旺则湿浊不滞,土不化湿。预防湿热体质,首在养脾,增加脾胃运化能力,排除湿气

2、调节饮食

忌食煎炸、烧烤、油腻、辣椒、火锅,这类食物都容易增热。

多素少肉,多吃蔬菜,主食选择五谷,不饮酒,每餐7分饱,睡前4小时不吃任何东西。

3、积极运动

运动可以祛湿,特别是夏季,本来天地之间就潮湿闷热,容易造成湿热体质。若能积极运动,使透出一身大汗,可以宣畅阳气,使湿浊不滞,当然就不会形成湿热体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治疗肝脾的中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治疗肝脾的中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